专家访谈

采访:著名眼科专家杨培增教授

2014-06-18 01:27:09 

来源:本站

人参与

条评论

杨培增11.jpg

作为中国眼科学会眼免疫学组组长,杨培增教授是眼科同仁公认的眼免疫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所带领的团队所从事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也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杨教授集众多成就与荣誉于一身,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事部“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成员,国际眼炎症学会执行理事,亚太眼内炎症学会执行理事,国际Behcet病学会理事,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担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等8份杂志编委,《眼科学报》副主编,是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Ophthalmology等8份SCI杂志的审稿专家。作为课题负责人杨教授先后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资助,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广东省第5届丁颖科技奖、第四届柯麟医学奖、两次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先进团队奖等荣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杨培增

杨教授被眼科同仁所公认的第二点就是他的勤奋和敬业。他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是长期勤奋努力的结果。杨教授现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眼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他的专业追求和成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背景
杨教授与医学的渊源来自于幼年。杨教授的父亲是一个乡村医生,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大约10岁就开始看医学方面的书籍,并且开始帮助父亲行医,耳濡目染之下,使他对医学有了基本的概念。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个由“赤脚医生”授课的短期学习班,两位分别讲授中医和西医的老师使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他曾经有过文学追求的梦想,但在现实面前他成为了一个乡村医生。尽管他的文学之梦从此搁浅,但文字功底无疑在他以后的专业发展中也成为一项利器和乐趣,在他手书800万字专著草稿时,似乎能够浮现出一些当年的影子。

在作为乡村医生的时间里,他就因诊疗效果出众而吸引了周边的大量患者,甚至在他上大学后,当地省报还报道了他在家乡为群众治病的事迹,这确实非常不易,可谓“小小年纪,饮誉乡里”。因为表现出色他被破例送到县卫生学校学习一年,从而有机会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西医知识,特别是对中医理论有了完整的认识,而中医系统诊疗的观点也成为他后来从事葡萄膜炎临床工作的指导原则和特色。

1977年为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这一年他考入河南医学院医疗系,1982年底毕业后进入眼科工作。1984年被录取为河南医科大学研究生,师从著名眼外伤专家张效房教授,并得到了杨景存、宋绣雯、张金嵩等教授和老师们的指导帮助。1987年考取了中山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眼科学家毛文书教授,后因毛教授去世而转至李绍珍教授门下,1990年获得医学哲学博士学位。从硕士研究生起他即开始葡萄膜炎的研究。葡萄膜炎作为眼科的一种内科病,病因、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治疗非常棘手,被戏称为“眼科中的一块硬骨头”,要啃这块“硬骨头”需要有毅力、耐力、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正确的思维方法。杨教授认为正是青少年时农村生活的艰苦经历赋予了他不怕艰苦的性格,中医和西医结合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思维方式,这些成为他向这种困难疾病挑战的基础。


专业发展


杨教授1990年博士毕业后留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199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94年8月被国家教委公费公派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国家眼科研究所从事葡萄膜炎研究工作,在那里工作一年,1997年至2000年又先后3次赴荷兰国家眼科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2002年1月至2002年7月受教育部“重点高校系主任和研究所/实验室骨干研修项目(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资助,赴美国Casey眼科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并被聘为客座教授。曾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葡萄膜炎中心主任、教育部眼科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眼科学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科研项目上1998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作为学科带头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创新研究群体基金,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7年获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先后共获得2000余万元科研经费支持以及中国教育部和荷兰科学部合作项目15万荷兰盾。至今共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在SCI杂志发表论文56余篇(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51篇),9篇发表在国际眼科实验和临床杂志排名第一杂志,被Nature、Blood等SCI杂志引用240多次。独自完成著作2部(397万字),与其他教授共同主编了《葡萄膜炎》、五年制规划教材《眼科学》等专著4部,参编著作8部。1997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特等奖、200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教授广为人知的是他三本重要的专著:1998年与导师李绍珍教授等合著的60余万字的《葡萄膜炎》、2004年独自完成的143万字的《临床葡萄膜炎》、2009年独自完成的254万字的《葡萄膜炎诊断和治疗》。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三本著作构成了他从事葡萄膜炎研究的三步曲,也从一个侧面勾划出他对葡萄膜炎认识的三个层面和境界。第一部专著主要侧重于葡萄膜炎知识的介绍,是他对葡萄膜炎之类疾病“好奇”的结果,是他面对葡萄膜炎这一复杂的疾病,经过10年研究,厘清了中国葡萄膜炎类型、表现及治疗规律而成,但自觉仍有草成之感。第二部专著是对葡萄膜炎系统全面而又富有哲学思考的描述,此书不但系统描述了中国常见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病程演变规律和治疗方法,还从哲学的角度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一些误区存在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危害。而第三部专著则是对葡萄膜炎的形象描述和艺术的概括,在大量病例的基础上提炼出治疗葡萄膜炎的四种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唯美思维)、三项原则(个体化原则、简单化原则、“长治久安”原则)和五种策略(速战速决策略、持久战策略、急则治标策略、联合用药策略、“扶正祛邪”策略),将葡萄膜炎的临床诊疗提升到一个思想的高度。

杨教授所取得的这一系列成就都来自于他的勤奋、敬业和踏实积累。杨教授的勤奋在单位内是闻名的,据说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每天晚上以及周末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后来他被安排在图书馆义务值班,一是解决了图书馆值班人手紧张的问题,也为他能有更多机会研读国外研究的最新资料提供了宝贵机会。在此期间他还自学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涉猎多种语言的科学资料,为他日后进行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博士研究生期间,他常常是早上进实验室,晚上才出实验室,凌晨1-2点去屠宰场取牛眼,早上8点钟准时做实验。有一次做实验,在大年三十晚上7点钟才做好标本,收拾完实验室。

杨教授的积累和成就为他赢得了国内和国际上的声誉,同时他出色的诊疗技术也吸引了来自全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患者,一些不能得到正确诊治的患者在他这里重新获得了光明,精神上也获得了新生,这些患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发自内心。这些反馈让他感动,并成为他继续努力的动力。


未来方向


2008年4月杨教授来到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担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眼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眼科学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现代化的眼科实验室,并申请获得批准为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获得科研经费及配套经费共200万元支持,同时获得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及配套经费共120万元。

杨教授新的选择来源于他的思考:葡萄膜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很多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时在眼部可表现为葡萄膜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除了眼科患者外,还有其他科的患者,能够为葡萄膜炎的研究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也能使研究更加深入。显然他已经有了更高更远的的目标。而在他的专著“著者小记”中他给自己的要求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有了这样的目标和精神,前景自然令人期待。


参考文献:
Chi W, Yang P, Li B, et al. IL-23 promotes CD4+T cells to produce IL-17 in 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7; 119:1218-1224.
Mao L, Dong H, Yang P, et al. MALDI-TOF/TOF-MS reveals elevated serum Haptoglobin and Amyloid A in Behcet’s disease. J Proteome Res. 2008; 7:4500-4507.
Yang P, Fang W, Meng Q,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Behcet’s disease. Ophthalmology. 2008; 115: 312-318.
Yang P, Ren Y, Li B,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 in Chinese patients. Ophthalmology. 2007;114:606-614.
Yang P, Fang W, Jin H,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Fuchs syndrome. Ophthalmology. 2006; 113: 478-485.
Chi W, Zhu X, Yang P, et al. Upregulated IL-23 and IL-17 in Behcet patients with active uveiti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8; 49:3058-3064.

 




上一篇: 魏世辉:第一届神经眼科大会圆满成功

下一篇: 保护眼睛需要国家个人共同努力——专访眼科专家刘泉教授

网友评论

共有人参与

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共有人参与  评论(查看)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

  1. 0
  2. 1
  3. 2
  4. 3
  5. 4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广东视光学会眼屈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